December, 2022
又到了銀行推廣稅貸的季節,雖然今年市場利率上升,按揭利率也水漲船高,但多家銀行仍推出實際年利率低於2厘的稅貸,利率較按息更低。對利率敏感的借款人,可能已在籌劃如何善用稅貸。但部署借取稅貸時,也有不少地方要留意。 準買家 — 不可以稅貸作首期 部份有意入市的準買家,可能會考慮借取低息稅貸作首期。但要留意,借取銀行按揭時,銀行會查問樓按申請人的首期來源,如果申請人在按揭前有取用稅貸,紀錄在信貸資料庫內一覽無遺。此借款紀錄,會在兩方面影響樓按申請:首先,申請人要證明首期並非來自借款,銀行戶口存款在扣除稅貸借款後,餘額要高於新購物業首期,才有機會獲批按揭。 其次,稅貸一如其他債務,還款會影響供款與入息比率的計算,在現行按息下,所有債務還款不可高於月入5成;按息上調2厘的情況下,所有債務還款不可高於月入6成。稅貸的利率低、年期短,每月還款佔月入比重較高,可能嚴重擠壓可借取的樓按額度。 不過,如果是取用樓按後申請稅貸,便不會影響按揭申請。
November, 2022
提起一般小業主的供樓負擔,大家的印象就是「很高很高」;但去年進行的人口普查反映,居於自置私樓又有按揭借款的住戶,按揭還款佔月入比率只是21%;考慮今年加息,比率也只是微升至23%。整體而言,香港小業主的按揭負擔並不算重。 香港有兩個常用的官方供樓負擔數據,一個出於政府經濟報告的「市民置業負擔指數」,最新的數字是今年第三季的73%。此數字是以45平方米單位的按揭供款(假設按揭成數為70%及年期為20年)相對私樓住戶入息中位數的比率。另一個是金管局向立法會提交報告中的「新批住宅貸款的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最新數字為今年8月,比率為36%。兩者差天共地,因為標準不同。前者是假設一個入息處於私樓住戶中位數的家庭,指定按揭條件之下的按揭負擔;後者是新批按揭的實際統計。由於現實中按揭年期較長、平均成數較低、借款業主收入較中位數高,所以統計新批樓按的供款比率遠低於假設數據。
November, 2022
香港大概有66%居於自置居所的家庭,已沒有按揭負擔,即他們手持的物業,已是「現契樓」。現契樓除了有居住價值,在業主有需要時,也可申請樓按套現,取得利率較相宜的貸款。但現契樓申請按揭,也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 現契樓可再按揭套現 一般人第一次申請按揭,大都是初次置業時進行,此種情況下,不管買的是一手樓或二手樓,樓契都不會在買方手上;而完成整個借款、買樓流程後,樓契都會由銀行管有;此時轉按的話,樓契便會由舊按銀行手上轉往新按銀行手上。直到樓按業主供完樓,就會向銀行贖回樓契,物業便會變成「現契樓」。根據2021年的人口普查,香港有66.1%居於自置居所的家庭,已沒有按揭負擔,他們的物業,便都是現契樓。
November, 2022
美國10月通脹率按年上升7.7%,雖然屬高單位數,但比市場預期的稍低,令市場憧憬美國通脹放緩,聯儲局可望提早停止加息。由數據看,以上憧憬也不算是一廂情願,美國通脹的確可能已在放緩。 如果你在網上尋找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一般理解下的通脹率),通常被引用的是指數的按年變化,你第一個印象應該是通脹難言受控。今年1月通脹率按年升7.5%,2月是7.9%,之後長期處於8%以上,6月甚至達9%,10月才稍稍回落至7.7%。距離聯儲局的目標通脹率2%似乎有漫漫長路。如果聯儲局堅持壓抑通脹,似乎加息期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November, 2022
有報章以頭版報導,香港的新盤有大量涉及財務公司的按揭,並預言樓價調整、利率上升,可能足以引發一場危機。究竟什麼是次按?在香港出現次按危機的風險又大不大? 報導提及,單計2020至今入伙的新盤,大概有2,000多宗由財務公司承造的按揭,此類樓按,多數在還款之初有「低息優惠」,利率一般為P減,優惠期後利率會升至P加。近期樓價調整,此類樓按的借款人難以轉按,優惠期後利率「正常化」至P加,而P也在上升。還款增加,可能令他們還款出現困難,如大批斷供出現,便可能影響市場。
November, 2022
今年樓市受種種因素影響,成交較為淡靜,成交量按年下跌38%;但同期樓按取用宗數在轉按需求仍強烈的支持下,跌幅不足2成。究竟為什麼港人熱衷轉按? 今年1至8月,一、二手公私營住宅的成交註冊宗數約34,700宗;較去年同期的56,200宗下跌約38%。今年同期住宅按揭取用宗數約44,000宗,較去年同期的54,400宗下跌約19%。大家應留意到,今年住宅註冊成文量,遠低於同期的按揭取用宗數。 原因1:時差因素 成交註冊與按揭取用的差距,部份原因是「時差」;一手單位如以樓花推出,按買賣合約登記,會在物業落成前註冊。但如買家選用建築期付款,便會待物業成為現樓,才有按揭取用。由於近年建築期付款是一手成交的主流,因此去年或前年售出,今年入伙的單位,不少成交會在過去登記,但今年才取用按揭。 原因2:轉按因素 另一個成交註冊與按揭取用有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轉按。轉按不涉及買賣,不會反映在註冊數字。但近年新批按揭中,大約有2成為轉按申請,此是按揭取用宗數往往大於成交的一個主要原因。 以今年新批核的按揭宗數為例,1至8月全部新批按揭為6.45萬宗,較去年減少21%,但當中轉按的申請,為1.86萬宗,較去年同期上升19%。反映樓市成交淡靜之下,轉按市場反而更為活躍。 轉按的原因 一般業主轉按有多種可能原因,包括套現、慳息、移除擔保人及賺取現金回贈等等。今年樓市成交量下跌,部份銀行為維持按揭業務規模,開出甚為吸引的條件吸引轉按客戶,個別的現金回贈逾2%。 對大部份浮息按揭的借款人來說,在按息上升的當下,可以應對的手段不多。轉按賺回贈可以抵銷按息,可能是近一年轉按宗數逆市上升的原因。展望未來,按息料會持續上升,估計轉按的申請仍然活躍。不過,雖然銀行爭取客戶轉按的態度積極,但市況的發展卻有新因素制約轉按的規模。 近期樓價有加快調節的趨勢,個別屋苑的估價也有所調整;轉按申請時,銀行會以最新估值計算按揭成數;如果市值有較明顯的調整,部份以較高成數取用原有按揭的客戶,新按金額可能不足以償還舊按,會增加部份業主的轉按難度。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2年10月26日
November, 2022
市場預期年底前最優惠利率會受美息帶動再上升,「細P」可能升至5.5厘,意味新取用按息會升穿3厘。利率持續上升,預料會令市場觀望氣氛維持更長時間,但對實際上在供樓的小業主來說,暫時影響仍是有限。 執筆時市場主流估計,本周美國議息,聯邦基金利率會上調0.75厘,12月可能再上調0.5厘至0.75厘。受美息帶動,估計年底前香港的「大和細P」分別會上調至5.75厘及5.5厘水平,即較10月底上升0.375厘。一般新批按揭利率也會由目前的約2.7厘,升至約3.1厘。如明年美息持續上升,按息在明年初可能升至3.5厘。 按息望升,無疑令市場的觀望氣氛持續,2019至2021年,一手住宅按月平均成交約1400宗;今年9月成交量卻不足600宗,10月更不到400宗。本周美國落實加息後,預料港元最優惠利率會跟隨上調,幅度未明;但在股市下跌、全面開關無期的大環境下,按息即使輕微上調,也可能令更多準買家暫緩入市。香港的「0+3」檢疫安排,未見吸引海外遊客來港,卻見大批港人部署外遊;年底前市場上一群潛在買家離境渡假,樓市進入傳統淡季,除非一手樓出現更明顯的折讓,否則未來幾個月,一手按月成交量可能在三位數徘徊。 不過,對已經在供樓的借款人來說,按息上升對財務帶來的實際影響暫時仍然有限:以未償還樓按500萬元、還款期25年計,按息在2.7厘時,每月還款22938元;當按息升至3.1厘及3.5厘時,每月還款會升至23971元及25031元;即較現時上升4.5%及9.1%。如果一名借款人在9月底壓測放寬後,收入僅僅通過壓測成功借入500萬元,其收入應在4.7萬元水平。如按息上升至3.1厘及3.5厘時,每月還款分別會升至其月入51%及53%,比起近幾年新批按揭平均佔月入約40%,算是偏高,但也未達危險水平。 單論按息,目前最大的變數是聯儲局是否會持續堅持「壓抑通脹」的目標。美國9月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逾8%,遠高於聯儲局的目標2%水平;理論上聯儲局需要持續加息。如果美國持續加息,港息受帶動上升,一般樓按借款人的每月供款負擔便會進一步增加,也可能打消更多準買家的入市念頭。 當然,美國物價指數近3個月的增長其實已趨向平穩,9月較6月只上升0.5%;此亦是市場上部分意見認為加息漸近盡頭的理由。美國的通脹是否開始受控,要多幾個月的數據才可明朗化,在此之前,估計市場的觀望氣氛仍會維持濃厚。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22年11月1日
May, 2020
Mr. Leland Sun, Managing Director and Founder of Pan Asian Mortgage Company Limited, has been elected as Deputy Chairman of the General Committee of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HKGCC).
May, 2020
During the anti-epidemic period, it is not just masks that are in shortage. When the public snapped up disinfection items, nephropathy patients also look for alcohol wipes for injection disinfection. Pan Asian have donated a batch of alcohol wipes to nephropathy patients in need through Hong Kong Kidney Foundation Jockey Club Dialysis Centre. Support the community, lets work together.
April, 2020
After distributing masks to Sham Shui Po and Kowloon City neighborhoods through different charities, Pan Asian distributed another batch of masks to the elderlies of Wong Tai Sin through “H.K.S.K.H. Chuk Yuen Canon Martin District Elderly Community Centre”. Stand with Hong Kong people, we fight the virus together.